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11选5每期必中4码 > 产品展示 >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发布日期:2025-01-25 19:53    点击次数:161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李丹 梁玉清【通讯作者】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深度融入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网络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便捷社交平台和广阔信息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成瘾、不良信息传播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保障学生个人权益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虚假广告等,这些信息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少数学生因沉迷网络,在虚拟世界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方面,严重忽视了学业,这一现象也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敲响了警钟。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有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保障学生财产安全。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高校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往往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包括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购物退款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这些诈骗行为可能导致学生遭受财产损失。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熟悉各类网络诈骗的套路和防范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学生遭遇诈骗的风险,保障学生的财产安全。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涉及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估和利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伪,提高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成立领导小组。该小组应由校领导亲自挂帅,发挥其统筹全局与决策引领的关键作用。同时,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信息中心、保卫处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需切实肩负起本部门网络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各部门负责人不仅要做好内部的网络安全防护,还需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共同完成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合理协调资源配置、严格监督检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及高效应急处置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全方位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组建教师团队。选拔优秀的教师、辅导员代表组成网络安全教育教师团队,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培训和进修,鼓励教师参加网络安全学术会议、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网络安全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可充分利用每学期的 “开学第一课”、班会、课堂和平时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安全、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邀请校外专家。邀请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安干警和企业技术人员等走进校园,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学术报告等活动,为学生传授最新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术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网络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例如,齐齐哈尔医学院会定期邀请资深干警定期入校举办网络安全讲座,他们以真实电诈、刷单案例,讲解诈骗手段,并传授防骗技巧,如保护隐私、遇疑报警等,极大提升了大家网络安全意识。

培养网络安全志愿者。选拔一批对网络安全感兴趣、责任心强的学生,组建网络安全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使学生志愿者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校园内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技术服务、监督检查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例如,齐齐哈尔医学院学生在日常和社会实践中,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他们的行动不限于在校园内,还走进小学和社区,为小学生和老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协助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网络风险、防范措施等,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助力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构建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基础理论知识,涵盖计算机网络基础架构、网络安全技术原理,同时深入解读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二是网络安全技能模块,包括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网络防护,如设置防火墙规则、管理系统漏洞,以及掌握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实际操作,像使用加密软件保护重要文件等。三是提升网络素养,着重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理性对待网络言论和行为。此外,应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内容,如为理工科学生增加网络编程安全知识,为文科学生强化网络信息传播规范教育,为医学生着重开展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教育。从而形成全面且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网络安全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网络安全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电子教材、案例库、在线测试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同时,结合线下课堂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举办网络安全主题的校园文化节,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注入全新活力。网络安全知识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与实物展示,让学生们直观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与防护要点;创意海报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独特的视觉语言传递网络安全理念;微电影创作则给予学生们讲述网络安全故事的舞台,以生动情节加深大家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理解。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在欢乐氛围中深入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升校园整体网络安全素养。

创设逼真的网络安全情景,如网络诈骗场景、网络攻击场景、信息泄露场景等,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演练,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锻炼自己的网络安全技能,增强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同时,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网络安全知识、案例分析、科普文章、短视频等内容,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遇到的问题,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例如,高校可以通过抖音、微博等平台进行网络安全主题的直播活动,以更加直观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度。

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实践探索路径,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素养和防范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健康、文明地成长和发展。同时,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网络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持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

基金项目:2024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QZSX2024YB54)。

(作者李丹系齐齐哈尔医学院讲师,通讯作者梁玉清系齐齐哈尔医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